
南報網訊 (記者 王聰)今天(1月10日)在棲霞區政務服務中心,記者看到一款名為“小棲”的機器人,正在給前來辦事的居民們提供服務。她能與人語音交流、識別人臉、引導人們至服務窗口,還能唱歌背詩,不僅來辦事的大人們喜歡她,小朋友們對“小棲”也很著迷,圍著她又笑又跳。
居民張女士來到棲霞區政務服務中心,她準備補辦身份證,迎面就看到了恭候在大廳里的“小棲”。機器人有個圓圓的腦袋,亮著一雙銀色的大眼睛,肚子上挺著一塊大屏幕,人們點擊屏幕就可以了解自己想辦的事項,腳下是雙輪軸,在服務大廳里行走一點也不費事。第一次與機器人互動,張女士笑著不如如何是好。工作人員說,“您直接說話就行,‘小棲’聽得懂。”張女士便說,“我要辦個身份證。”語音剛落,“小棲”便有了回復,“您可以到當地公安分局辦理,請帶好戶口簿,如果外地戶口的話,請點擊‘業務辦理’查看詳情。”說完,“小棲”肚子上的屏幕就顯示出了“業務辦理”的詳情,可供張女士進一步了解情況。旁邊有人接著問,稅務登記證怎么辦啊?“小棲”回答,您好,請攜帶辦稅補充信息登記表,補充涉稅信息,法人、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、營業執照復印件等至窗口辦理。專業的回答贏得人們紛紛點頭稱贊。有人點擊屏幕上的“國稅分局”服務窗口,“小棲”便滾動腳下輪軸,將人們領至中心內的服務窗口前。“小棲”閑下來的時候,還能陪小朋友玩,唐詩宋詞、唱歌拍照,她都不在話下。
記者了解到,“小棲”是全市首款政務服務機器人,由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研制,為棲霞區政務服務中心定制。她還具有人臉識別核心算法技術,能認出第二次來辦業務的人,記錄下對方辦事需求;雷達超聲波自主避障技術,能在大廳里自由行走而不碰到人;全身安裝有5個高清攝像頭,用于拍照、記錄視頻;主要材質是PVC阻燃材料……技術人員說,開模研制的第一批5款機器人,有的應用在了省外銀行,有的在省外博物館,都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做的,“小棲”定位是政務服務類,市場售價在50多萬元哩。她重200斤,充滿電可連續使用8小時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,“小棲”去年年底剛剛來到政務服務中心工作,入職不到半個月。她目前內置了25個部門(局)的政務服務事項,今后還將“繼續深造學習”,把服務范圍拓得更廣泛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