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 談潔 通訊員 張前) 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爆讓不少理工科大學生深感“沒文化”。國內理工類大學中,將“大學語文”等涉及傳統文化教育的課程作為必修課進行全面開設的學??芍^鳳毛麟角。而南京郵電大學已面向全體理工科學生開設“大學語文”達10年之久,現又嘗試對《大學語文》的教材和教學進行改革,在9月即將啟用的自編《大學語文》教材中,古詩詞的比重將占到一半以上。
南京郵電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楊曉英昨天介紹,2013年被稱為“大學語文”的“寒冬”,這門負載著濃濃中文情懷的課程幾乎被國內大部分高校請出“必修”行列,而南郵一直很重視這門課程。
“大學生們在4年的學習中,接觸國學、詩詞的機會非常少,而擁有百年歷史的‘大學語文’課程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載體?!睏顣杂⒄f,南郵保留了該必修課程,并且根據學生們的建議對課程進行了改革。
改革后的教材特色鮮明,更強調國學等傳統文化?!捌渲袊鴮W內容占比2/3以上,孔子、莊子、唐詩宋詞等都有介紹,其中古詩詞的內容至少一半以上。”南郵《大學語文》主編、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漢語言文學教研室主任李建華說。
調查中學生們普遍反映,國學、古詩詞留給他們的印象多是枯燥、無聊,“沒有感覺”。這給南郵的教學帶來了觸動?!按髮W老師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講解,而應該結合文化、歷史背景,引導學生去體悟古詩詞的意境、涵義。”楊曉英說,去年12月份,該校已經通過類似的方式舉辦了一次詩詞誦讀晚會,今年還將推廣,希望激發理工類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,增強人文素養。

